如果你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这篇关于日常饮食的系列文章的话,通过上面的链接可以回到前一篇、或前往下一篇文章。2014年我对这十篇饮食和生食系列文章进行了编辑修改。所有其它文章都是新的。
总结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介绍选择生食的理由,同时我也会提到一些对此产生质疑的原因。你会看到,对于生食这个话题有太多不同的说法,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恐怕能写出好几本书来。本文列举了几个最重要的方面。
赞成生食的理由有很多,有些是经过分析推导出来的,有些是以综合法总结呈现出来的。我认为分析推导出来的理由包括已经科学证实的美拉德反应,这一反应会造成细胞内部发炎,由此有利于癌症的发展。高温处理过的食品,尤其是薯条、薯片这类富含淀粉的食品中产生的丙烯酰胺正是美拉德反应的一种产物。
![]() | 美拉德仅在高温油炸马铃薯中就发现了450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其中一种就是2002年人们所熟知的丙烯酰胺……正是这些美拉德分子吸引着我们喜爱食用煎炒类食物,而食品业更是全力利用这一点来牟取利润。对此请阅读《书评〈盐、糖与脂肪〉》,或《书评〈谎言、利益集团与食品〉》。 |
所有图片可点击放大、前后翻阅。 |
不过我们也许不应该接受生食提倡者从中做出的所有推论,还是说这些推论是有道理的?按照我们的理解,分析是非常详细的研究过程,从这样的研究中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必须要从实践中推导出来或经过实践的证明。对于生食预先就抱有负面的抗拒态度,像在《吉森生食研究》中写的那样,或者“生食是唯一正确的方式”这种完全正面的说法,两者都是错误的。
人们特别想知道的是饮食方式与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分析食物成分与人体对营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如果可以观察到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那么在分析、实验、总结中得出结论和认知就非常重要。然而这个过程通常都并不容易。
现在我再来说说上面提到的“综合法总结”的生食理由。我的意思是,不仅可以通过分析,而且可以利用逻辑来推导结论。比如我们都很清楚,野生动物是生食的,我们也知道,人类在几百万年间演化过程中各个阶段(不是指我们向上几代的祖先)的物种都是生食的。
另外我们还知道,基因完全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即自然选择、进化——对此也可参考地质年代学)需要几十万、上百万年的时间。我们也知道,人类在几十万年前学会了使用火,但是日常用火烹制食物的历史还并没有那么久远。
而且,我们并不十分清楚以前人们烹制哪些食物。因为蔬菜水果很容易腐烂,因此研究者在早期文明的火堆旁边只能发现骨头,这就导致研究者做出错误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直到今天人们还认为是正确的。
这个情况有点类似生存在史前的大型鸟类冠恐鸟,科学家曾认为这是一种175公斤重的肉食类怪物。直到2013年采用同位素测试方法后,人们才开始怀疑肉食的说法。然而,尽管证据十分明显,肉食食性的支持者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正与人类的食性问题一样。
各种事实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确信,生食对于人类也是“正确的饮食方式”。但是只有当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指出其正面效果,这一“直接的综合性结论”或“逻辑性认知”才能更好地在大众间传播。
我认为很重要的是,一方面对单一理由进行分析,同时另一方面把大自然作为样板予以参考。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符合“两种综合方式”的结论。只有这样,我们才具有一个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即便这一理论并非为整个社会所认同,即便某些团体出于无知、传统、信仰或利益等原因而强烈反对这样的理论。
只有这样,“生食对于人类是有益的、重要的”这个观点才不会仅仅停留在假设层面上,它并非简单的“妄下定论”,而是符合事实、可以理解的。
在美国,生食在医学上不再是一个会引起恐慌的主题。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生食有很多好处。有些医生著书向人们指出,彻底改变饮食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患癌风险、增加癌症治愈率,而且这些作者都是传统循证医学医生。关于这个理由另一篇文章中有更详细的说明。
希波克拉底说过:“你的饮食同时也是你的药。”
绝大多数药物对人体产生的药效关系到现在也并不完全清楚,因为人体患病时相关的影响因素太多了。通常情况下,一种疾病是由好几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而每一个人从基因角度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服药后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许多药物针对的往往只是症状,例如用于高血压病人的β受体阻断药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而更好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正确的饮食避免高血压。
药物也会产生副作用,长期服用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而生食已经证明能够在很多明确的症状和疾病上标本兼治。特别是对于导致中风、心血管疾病和早亡的“四大风险因素之一”的高血压,纯素生食的饮食方式能够在14天内就产生明显的积极的效果。
为什么选择生食?
人们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生食:除了疾病以外,生态和宗教原因占了很大的比例。通常只有某人出于患病或肥胖的原因不得不选择生食、而且生食方式果然见效的情况下,周围的人们才会“原谅”他采用这种饮食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生食作为两顿正餐之间的零食还是很受欢迎的,而且人们不必仔细考虑是否需要改变饮食方式……
大概不会有人因为提出“为什么我们要把食物煮熟才吃,而其它所有动物都是生食?”这个问题而因此改变饮食方式。甚至有科学家荒谬地认为,熟食才使得我们拥有了大脑,而实际上这个因果顺序正好反了:我们先有了能够积极思考的大脑,才消除了对火的恐惧。
这之后人类才学会了主动取火、控制火,然后通过偶然的经验,人类学会了将火用于烹煮食物。不过这一点也不完全确定,因为人类有可能在此之前就在丛林、森林着火后食用烧死的动物。
我们所有人都受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群的影响。我们从小就倾向于接受从以前的生活中得到的经验,甚至是一些愚民政策的观点、生活形式和极端性。
简而言之,我们的行为模式类似旅鼠(迪斯尼纪录片《白色旷野》中的旅鼠自杀行为)这样的群居动物,我们喜欢不假思索地相信、重复黄色新闻、电视、收音机等各类媒体向我们宣传的东西。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将我们引向行为生态学。
小的时候,我们得依从父母的生活方式,因此,如果我们将生食作为主要饮食方式的话,会遭到周围大多数人的非难、甚至斥责,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
我好像已经听到有人在诘难:“是吗,那你怎样获得身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呢?”或者“那蛋白质从何而来呢?”提出这类问题的不仅只有外行,尽管这类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而且,尤其是在物质及其丰富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我们的欲望的驱使,纵容我们的口感和味觉,而不去思考这些食物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好处。
请阅读《书评〈糖、盐与脂肪〉》或《书评〈谎言、利益集团与食品〉》,了解食品工业与政治团体之间互相勾结的内幕。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做一些感官无法获得享受的事情呢?现代医学可以使我们活得比以前更加长久,但是我们要与之斗争的事实是,许多60多岁的人就已经病痛缠身了,他们的生活过早、过频繁地受到了病魔的限制,而许多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此几乎毫无了解。
![]() | 99%以上的肥胖症的根源就在于错误的饮食方式和(或)太多的甜饮料。 照片源自摄影师Jack Delano(1914-1997),flickr相册。1941年9月美国拉特兰市佛蒙特州际展览会上的演出海报。 |
难道这仅仅归结于一个人的命运吗?体重过重或肥胖症也是命运决定的吗?还是说我们的体重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你可以看看关于死亡原因的统计数字。如果你做进一步的思考,将这些统计数字与“野生”动物的死亡原因进行比较,你还会得出更多的结论。
对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的后半生不如前半生那样健康而富有活力、可以尽情享受?”科学家不是已经证明,人类从基因角度上来看可以活到120岁吗!我们现在能够越来越多地听到美国的一些大型科学研究内容。
美国的一些著名的医生开始彻底改变饮食方式,以此来大幅度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例如鲍勃·阿诺特医生如此写道:“我看到有一个巨大的秘密开始呈现在我的眼前——饮食是预防前列腺癌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文献252-14]
这位医生最初是为了帮助他的携带高乳腺癌风险因素的妻子,而发现了这一关于饮食方式的事实。他和美国一些其他医生一样,以前对替代医学毫无兴趣,而现在他们也开始报道彻底改变饮食方式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作用。
当然,生食方式并没有能够消除你所有病痛的魔力,尤其是那些已困扰你50年甚至更久的病痛。那么,生食到底有什么好处,值得让你长期坚持、而不是仅仅作为短暂的食疗过程?
健康方面的理由
我个人的理由你可以从其它文章中读到。我并不认为,癌症都可以通过生食得以治愈。不过很多人的确通过生食重获健康,因此有很多作者都列举了生食有利健康的理由。
华盛顿州西雅图一家餐馆的一道纯素生食菜,名为“mostly raw”。图片源自Rafael Järmann的“生食指导”,2008年1月27日。注:“盘子里的‘面条’是海藻做的,配以胡萝卜丝,紫色的是洋葱。这道菜味道很好……尤其是蘸着咖喱酱来吃。” |
从《吉森生食研究》中也可以读到,大多数生食者都是出于健康的原因选择这一饮食方式,这一点与选择健康食品的其他人是一样的[217-66]。在这一科学调查中,参加者在此之前平均进行了3年半生食,他们接受调查时仍然认为是生食使他们更加健康。这并不能算是证据,因为也可能是一种假象,一开始为了健康而采取措施的动机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但是:社会上也会出现各种可能的毫无意义的饮食方式。对这类饮食方式进行大肆宣传的,通常都是某些机构、书籍或产品,也就是经济部门。人们会读到一些像文献[47]中写的那类健康报告,或者关于阿特金斯减肥法的减肥报道。这种减肥法所采用的肉食方式的确可以带给那些肠道中具有过多或错误细菌的人们一些益处,也的确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然而为这两点好处支付的代价是身体健康受到了长期的损伤。
这样看来,一些“特别”的饮食方式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前提是暂时地、有意识地采取这种方式。然而,一个人主观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的关注和预期会导致正面的结果,同时“相信”这种做法也会导致客观上的改善。
无论你相信什么、做什么,我们绝不能低估“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说,即使药丸中没有有效成分,单单“相信”这个药丸就会起到实际作用。在我以严格的、批判性的方法观察、经历了许多人和事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说,纯素生食的饮食方式对健康绝对具有重大的影响,单纯的“相信”和“安慰剂效应”是无法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的。生食时,人体细胞不会受到美拉德分子的侵害,长期进行生食的话,仅仅这一点就会大幅度提高各器官和身体的活力。
下文你还会读到更多令人信服的生食理由,这里先简短提两个很好的和不太好的理由:为什么人生病了以后身体会表现出“没有食欲”?为什么某些种类的癌症患者会出于本能而拒绝那些富含美拉德分子的食物?文献[224-6]中写道,“1984年到1991年,仅在德国菲林根黑森林医院就有5000多名患者主要通过禁食和生食植物性食物的方式而摆脱了过敏的困扰。”
“这些患者中的很多人将这一饮食方式一直保持到现在,他们现在生活健康、快乐、满意。”文中继续写道:“从1983年以来,菲林根生物医学研究所记录了大量的患者病史,证明了纯素生食方式能够减轻、甚至治愈许多慢性疾病。” [文献224-10]
每一种成功的饮食方式都会有一些有效的、成功的病例,也会得到一些人的认可,因此医院必须要能够提供涵盖所有情况的统计数字才能使人们信服,因为没有可靠数据作为基础的任何说法,都不能被人们无条件地相信和接受。
这家医学研究所列举了动物性食物带来的如下危害:
肠道中发生腐烂过程并由此产生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硫醇、硫醚,这些物质会增加肝的负担,造成淋巴负担、过敏、促进癌细胞、动脉硬化和风湿等蛋白质储存病、结节病、糖尿病、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痛风和易感染体质。在这里,我认为与糖尿病的关系是有点争议的。
另一方面我仔细研究了一些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用这样一句人们经常提到的话来概括:“生命只能从活物中起源,死亡的食物只能导致死亡。”我在这里引用杜塞尔多夫大学儿科医学院埃伯哈德·施密特教授的一句话:“母乳不会给婴儿的肝、肾等尚未发育成熟的代谢器官造成代谢负担过重的问题,但是牛奶会……”。
这说明什么呢?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研究者现在认为存在一种所谓的“活性巨分子”,这是最小的细胞,是具有植物和动物特性的微小部分组成的不同的化学结构。这些巨分子在分解以后有一部分不会发生矿化作用,因而能够继续维持生命。
早在1675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就认为许多人追寻向往的“长生不老药”一定会随着蒸汽跑掉[G·施派歇尔撰写的《超越时代》,1967年于杜塞尔多夫出版]。W·哈列斯医生在他1977年的书中如此写道:“是否能够从食物中获取某种物质作为所有生命的源泉,这一点至今还无法进行科学性探索。但是很多事实表明,的确如此。”
W·奥斯特塔格在[33]中阐述了活性巨分子这个问题。他写道,B·S·弗兰克于1979年实行了RNS和DNS特殊饮食方式,K·阿尔盖尔于1978年实行了“酶疗方法”,都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奥斯特塔格在他的实例中提到了“未受现代文明影响的原住民”,例如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南非的布希曼人、布鲁绍人、居住在巴西高地的博托库多人以及居住在芬兰北部的拉普人。
这些原住民的健康状态都非常好,没有现代文明病。不过,奥斯特塔格忘记了,他们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同样也保护了他们免受大量致命传染病的威胁。除此以外,大量进食、甚至仅进食肉类的爱斯基摩人,生命虽然充满活力,但是寿命也非常短。
凡德梅克在文献[234-32]中如此写道:“只吃肉的人只能活21天。”——你现在该相信什么呢?奥斯特塔格写道:“现代西方医学认为,生命是在细胞群体中进行的、迄今尚未全部了解的众多化学过程的产物,它始于原子群之间的电子交换,并且必须依赖氨基酸即蛋白质的存在:
没有细胞及其可化学性定义的信息载体,就没有生命。然而,如果说活性巨分子只能在细胞群体中才能形成,而这一细胞群体又是由活性巨分子组成的——这一点现在没人再怀疑,那么爱森斯坦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就会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说法。”
尤其是对于信奉秘教的人来说,“所有死亡和活着的物质都仅仅是其它生命形式发出的能量的表现”,也就是说物质不受到任何细胞、分子或者原子的限制(以能量体的形式存在)。在这一点上,我与各类秘教信奉者的观点保持距离,我也并不想知道谁说得对。我更希望能够证明某个事情,因为我重视事实。
不过,如果有人愿意跟我打赌,向我证明他/她能够仅靠辟谷生存,我愿意支付25000瑞士法郎,我还提供住宿,陪同交流和运动等活动。这位打赌者要付2500法郎的赌注,也就是10%的赌额,住宿由我无偿提供。持这样观点的人我认为是患有精神分裂症,这样的人会毫不怀疑地坚信自己就是这样生活的。
我也不愿意对秘教这个话题避而不谈,否则的话信奉者会认为我的说法不可信,他们会认为我根本没听说过秘教的这些理论。
但是无论怎样,我都不指望秘教的观点会为大众所接受。对于有些生食提倡者来说,“其它生命形式发出的能量”就是进行生食的最重要标准,而这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生食者来说,尽量生食蔬菜的某些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总的来说是很好理解的。相比较专业体育运动而言,我更提倡群众性体育活动,因此我总是向那些想要尝试极端饮食方式的人们推荐与其相应的文献,例如安·威格莫尔的书,她向人们指出了一种较具实践性的方法。
我想指出一条比较宽阔的道路,因为生食本身就已经很困难了。要跟随我的比较广泛、扩散性的思路,可能是相当吃力的。如果你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认为一种限制更窄的饮食方式更加适合你,有了从这里获得的认识和实际经验,你就可以随时将之付诸现实。
你在阅读各类文献以后也会了解到这类饮食方式可能存在的错误。的确,迄今为止主要都是秘教信奉者在研究“活性巨分子”这个话题,但是这还是与我在这里不予讨论的“能量体”不一样。你可以了解一下关于人体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以及大家熟知的高分子。
H·P·鲁施讲师在寻找真正的生命过程时,既不是在尚不为人所知的微小物质或亚原子领域中,也不是在细胞水平上,而是在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高分子领域中,他称之为“微粒体”。
有意思的是,1976、1978年,R·道金斯和其他一些作者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虽然奥斯特塔格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例如他认为“人体能够存储糖和脂肪,但是无法存储蛋白质”(文献[33-54]),但是他在这本页数不多的书中大量地论述了生食为何与熟食相比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他的这些理论与美拉德分子理论(美拉德反应)是不一样的。
再来谈谈关于所谓的“人体缺少蛋白质仓库”的说法:蛋白质的氮库(舍恩海默,1939年)一部分从饮食中摄取,一部分则来自机体组织分解,生物体(即生物质)需要这一氮库作为构建机体组织的原材料(氨基酸及少量铵盐)。 [文献31-259,Bd I/I]
机体蛋白质氮库的生物半衰期为80天,也就是说每天每公斤体重降解514毫克,一个体重70公斤的男子每天降解11公斤蛋白质。要使氮库重新获得平衡,需要连续10天对摄入的蛋白质进行转变。如果要在这里深入介绍关于“尽量接近自然成分”的论据,或关于舒番教授于1960和1977年提出的“活性区域”理论,就离题太远了。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理解,有些人有充分的理由在饮食上采取比“普通生食”更进一步的方式。另外我还认为,生食是支撑起生活方式调整过程的几个支柱之一。在《为生命加油》(《Leben tanken》)一文中我还会讲到这一点。
为了让你以后能够按照你“自己的原则”进行实践,我的另一篇文章对几种目前较受欢迎的生食派别进行了说明。当然,我从原则上同意“自然、新鲜”的食物要求,我对你的建议是,选择那些种植受到监督控制的有机食物!
关于生食的另外一个想法是:植物性食物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植物化学物质这一大类(例如颜色、气味和味道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蔬菜的质量——除了主要营养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外——就是通过这些物质决定的。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体能有促进作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也了解到这一点:经常食用蔬菜,其中的植物化学物质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以西兰花为例
一次在欧盟境内对14000多名消费者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以什么标准来决定购买哪种食物的问题上,8%的受访者选择了口味,32%则重视食物的健康因素。
那时人们预计,自然性药物这一部分的药品支出将会在2015年时减少16%到18%,对于这一市场需求,蔬菜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因此,研究环境保护措施和种植措施对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以及对“植物化学物质”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格罗斯贝伦/埃尔福特蔬菜和观赏植物种植研究所进行了这项研究。西兰花富含各种不同的生物活性物质,品种选择、种植时间和施肥等各种培养种植措施对于这些物质的富集过程都非常重要。在不采取基因方法的前提下,这些标准决定了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网站bmvelforschung.de上的相应的文章现在已无法访问)
生态方面的原因
采用生食的方式,就不需要消耗烹饪用的能源,洗涤剂的用量也会减少,从而保护了环境。生食会使个人的基础代谢下降,天然屏障会自动阻止人们摄食过多。而且生食者通常都不吃、或只吃很少的肉和鱼,吃的话也只吃生的,因此他们在这一点上几乎与纯素食者相同。
人类养殖的动物所遭受的痛苦,养殖业用饲料的种植面积与植物性食物种植面积的比例,这些都是赞同生食的强有力的生态性原因。人类在这些方面的所做所为其实都是错误的,然而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或者不为所动。
我们能够获得廉价的食物(经济要素),是以牺牲大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为代价的。根据洛库姆新教学院的数字,1960年联邦德国家庭将其收入的33%用于购买食品,今天只有16%。毋庸置疑的是,工厂化农业及其采用的手段措施并不是食品支出减半的全部原因。
事实上,工厂化养殖需要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的热量总和要比禽畜肉类食品带来的热量高出数倍,而猪将植物能量转化为肉的能力比其它任何禽畜都要高。
猪的一生中能够将其摄入食物中35%的能量转化为身上的肉,牛的转化率只有6.5%,羊只有13%。牛的养殖周期为12到14个月,而猪只需要7个月。这是令人悲伤的、充满痛苦的短暂的一生。一些宗教禁食猪肉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猪度过今天这样痛苦短暂的生命。
尊敬生命
由于疯牛病危机和肉类中抗生素残留带来的危害以及其它一些原因,一些人减少或完全停止了肉类的摄入。但是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有利他性质的原因,也成为了致使人们拒绝食用动物性食物的动机。许多人都是出于尊敬生命的原因成为纯素者或不很严格的素食者。
对于生食者来说,这类原因很少会单独出现。只要是有意识地生活着的人,哪怕只有一点同情心,都必然会逐渐认识到,人类对养殖禽畜是多么残忍,尤其是那些极度摧残动物的养殖方式、运输过程以及屠宰方式,都造成了禽畜充满痛苦的生命。
这种方式与我们祖先的狩猎活动完全不同,与粗放型畜牧方式更有天渊之别,后者尚存在于今天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中,尤其是在南美。如果将爱斯基摩人这类个例排除在外(他们衰老得也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食用的动物性食物比例还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现代社会中,各类动物保护组织相继成立,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好战性,这不是毫无理由的。现在,没有人可以声称对于动物保护这类事情毫不知情。网上也有很多关于这一主题的值得一读的报道。例如,自然界的奶牛本可以生活20年,然而现代养殖的这种高产品种在存活3到7年时就会因为疾病或产奶量下降而遭到屠宰。在维基百科的“家牛”词条中,你当然只会看到一头阿尔卑斯奶牛站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而不会读到关于奶牛养殖的真相。
为了得到欧盟的补助,小牛经常刚一生下来就被屠宰,具有讽刺性的是,这种牛肉还不允许作为食用肉出售。要奶牛产奶,就得让奶牛不停地怀孕,因此4头小牛中就有3头在存活几周后就被屠宰(作为小牛肉),或者将它们喂养几个月后作为牛肉出售。
高产品种由于产奶量非常高,因此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在美国,这甚至是养殖肉畜的常态。对于养鸡场里层层叠起的铁丝笼以及鸡饲养、猪饲养的状况,你大概并不陌生。wdr.de的一期电视节目中介绍道,养殖鸡基本上都生活在一个所谓的“工厂化农场”环境中。
![]() | 维基百科中写道:“喂饲时惯常的做法是,鸡舍只是在将鸡圈入之前洒放一次饲料,而这就意味着,在整个喂饲过程中饲料中粪便的比例不断升高,鸡在喂饲结束时,基本上都站在或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上。”照片源自美国农业部。 |
在封闭无窗的鸡舍里经常生活着3万只鸡,每平方米上多达24只。35天以后,它们就在屠宰场中结束了这毫无欢乐可言的一生。鸡蛋和蛋制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1951年时,德国的鸡每年平均下120个蛋,而今天,鸡在其短暂的18个月生命中要下300个蛋。参见肉杂鸟鸡。
要保持熟食素食、甚至纯素食是不太容易的,在许多工业成品食物中都含有动物食物成分,许多甜食、布丁、凝乳软酪、酸奶和小熊软糖中都含有谷氨酸钠制成的增味剂(维基百科对此没有任何批判)和明胶。
宗教原因
许多宗教创始人都提倡生食,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自然的或上帝允许的性欲是坏事。难道“知善恶树”指的并非性欲(以此愚弄我们这些没有性能力的老男人),而是食物的烹饪吗?
按照圣经的说法,智天使拿着“发火焰的剑”监督着亚当夏娃离开了伊甸园……神学家赫尔伯特·哈格在《你如此美丽迷人——圣经情侣》(Herder出版社)一书中写道:“你不得不发问,一个情欲萎缩的人是否还能信教。”作者在书中指出圣经在几百年间几度被重写,并将文中的《雅歌》作为圣经并不禁欲的论据:
“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所以众童女都爱你。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圣经中出现的亚伯拉罕和夏甲/撒拉、以撒和利百加、雅各和利亚/拉结、大卫和拔士巴等情侣。圣经中的这些故事有些十分戏剧化,讲述了丰富的、也有些是令人失望的爱情和欲望。
所谓的神父才第一次分开了上方的爱(神之爱)和下界的爱(人间之爱)。《约翰福音》讲述了耶稣与马利亚、马塔、拉撒路和他所爱的门徒约翰之间的各种关系。
杜萝溪·索勒在上面那本书中如此总结道:“那是非常好的创世者力量的例子,这一力量在我们称为情爱(Eros)和博爱(Agape)的两者合二为一的地方闪耀着光芒。”哈格也强调,从圣经引出的对身体无益的“谈性色变”是不对的,因为爱情和性欲、情爱(情爱Eros这个词还具有哲学上的意义)和宗教在圣经中并非水火不容的对立事物。
![]() | 照片源自Jastrow:红彩陶纱管上绘制的情爱(Eros),公元前约450年希腊阿提卡地区的绘画,现存巴黎卢浮宫。 维基百科中“Eros”词条写道:在荷马的作品中还没有情爱。诗人赫西俄德的《神谱》中,情爱与盖亚、倪克斯、塔尔塔罗斯、厄瑞玻斯一起,是最初的混沌结束后的五位原始创世神。 |
甚至祈祷者的语言也类似恋爱者的语言。这一切都说明了,“知善恶树”和“赶出伊甸园”完全是因为另外的理由!说到底,“上帝允许”的繁衍不可能是罪行。
然而,烹煮过的食物因为富含美拉德分子味道如此鲜美,以至于我们不再为了身体健康,而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进食,这个事实的确可以是一项罪行。大型研究调查很清楚地表明各种饮食方式所带来的影响。
现代文明病这个词语已经表达得很清楚,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错误。总而言之,宗教创始人的后继者们淡化了有关饮食的一切罪恶,将肉体的需要放在首位,只有在某些地方还保留了一点食肉方面的限制。
天主教仅在星期五“禁肉”,吃鱼是可以的,而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条限制,实际上《摩西律法》中就明确规定,猪肉是“不洁”的。“……食用猪肉的人就会变得不洁”。[摩西律法第3卷11,26]
古兰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禁止食用死亡动物的肉、所有动物的血,尤其禁食猪肉。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禁食猪肉的规定时强时弱。现在,德国人平均消费猪肉量为每人每年约40公斤。[参见网站erzeugermarkt.de,1999-2009年]
除此以外,每人(统计数字包括了婴儿和素食者)每年平均还消费其它肉类20公斤。耶稣在《艾赛尼和平福音》中说道:“不要杀死人和动物,不要杀死你们入口的食物。因为,当你们吃活的食物时,这些食物也会延长你们的生命,而当你们吃杀死的食物时,这些食物也会杀死你们。因为生命只能从生命中起源,而死亡只会导致死亡。因为所有那些杀死你们的食物的东西,也同样会杀死你们的肉体;而杀死你们的肉体的东西,也同样会杀死你们的灵魂。你们的食物会成为你们的肉体,正如你们的思想会成为你们的精神。因为我实在地告诉你们,只使用生命之火,而不要用死亡之火来烹饪你们的食物,它杀死你们的食物,也杀死你们的肉体和灵魂。” [文献224-16]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古时的面包也是一种“阳光食物”(这类食物的代表大部分是水果),并不是烘焙出来的。也就是说,耶稣分发给我们的,不是“有害的面包”,而是“每日面包”!
生食的缺点
在《生食?不要,谢谢!》一文中,我主要阐述了生食在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劣势。毫无疑问,生食从人口比例上来看只占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这的确是很大的劣势。生食者完全依靠自己,起码在互联网还未盛行的时代。
现在,社会上有大量的经验丰富的人群,愿意帮助其他人实施生食,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各种生食方式的小流派。总的来说,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奇思怪想的念头的话,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了。
这样一来,选择“正确的生食方向”就不太容易。各种生食流派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在其它几篇文章有所介绍,否则本文就会过于冗长。
当然,在一家好的餐馆总可以点到一份配有或不配沙拉酱的美味沙拉,早餐也会有水果,但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可能会认为这样子是“没有受到好的招待”。而大多数餐馆并不太了解生食这一需要。
也就是说,对于生食者来说,外食是不太令人满意的,请别人来吃饭也会有比较多的问题,除非邀请的客人尊重主人的生食原因。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只是不太要紧的缺点,因为我个人认为“生食作为未知领域”是更加重要的原因。要实施生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先探索认识这个新“世界”,这需要时间。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你会了解到这方面重要的信息,包括一些久经验证的事实以及生食潜在的危险,例如未煮熟的豆类。